叫好與叫座
叫好與叫座
相關信用卡:

叫好與叫座

發表日期: 2015 年 04 月 20 日 更新日期: 2015 年 04 月 20 日 生活
作者:Demon

剛剛看了一陣子香港電影金像獎,一齣齣提名得獎的電影,都是出色的作品,但同時又不禁想起那個叫好與叫座的矛盾。大獲好評的電影不一定叫座,賣座連場的又不一定叫好。甚或乎,很多備受推祟的得獎好戲,卻是蝕錢的,但還是有很多人非常樂意去投資拍一齣蝕錢的好戲。


好明顯這是關於大眾市場和小眾市場的考慮。叫座的電影當然就是能夠切合大眾市場的口味,令大部分消費者都喜愛的作品,而且「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至於要成為叫好的作品,着實一點都不容易,本身的質素層次卡士都要有一定水準,還要有深度有思潮,或者要極具創意,然後就要看看運氣,看同期有沒有強勁對手,看能不能對上這一期的評審口味。

我經常都說生平最頭痛的就是一些「只相信實力,不相信運氣」的積極朋友。又或者說,我很怕「只相信一樣東西」這種信念,雖然這些信念很強亦很動聽,但卻不能把事情看得完全。叫座的電影並不代表沒有付出過努力,叫好的電影也有可能只是無心插柳。

不過的確有些電影,由一開始已經是不惜一切要打造一齣經世作品,是預了蝕錢的「省招牌」留名之作。這其實跟很多品牌的市場策略一樣,總會有一兩件精雕細琢匠心獨運的Signature piece,主要作用是品牌效益多於實質利益。備受好評的電影,多數都很有層次很有深度,能夠引發觀眾的思潮,但這亦是多數不能賣座的原因,畢竟會把思考探索作為娛樂的人並不屬於大多數。

近年可以感受到電影的精品化,大多數都能夠在叫好與叫座之間取得平衡,當然這亦意味着觀眾質素的提升。就今屆金像獎而言,大多數作品都是兩者兼顧得很好的,能夠刺激觀眾的觀能反應的同時,亦可以照顧一些要求深度層次的看官,這是不容易的,所以每一部用心創作的電影,就值得我們表達謝意和敬意。娛樂事業在太平日子,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但在人心不安的時勢,用心創作為大家提供娛樂,就有點像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