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不良資產證券化是否出路?
內銀不良資產證券化是否出路?
相關信用卡:

內銀不良資產證券化是否出路?

發表日期: 2016 年 07 月 28 日 更新日期: 2016 年 07 月 28 日 生活
作者:任以風

銀行乃百業之母,銀行股過往因高息成為穩健投資之選,惟中外銀行受不良資產和利率低迷導致盈利能力下降影響,派息能力成疑。當中德意志銀行今年第二季盈利大跌98% ,已屬「勝市場預期」的表現,真陰公。


身邊有朋友每月出糧就買一手內銀股當儲蓄,不過能否維持息率是未來數年投資內銀股的關鍵。截至今年5月底止,中國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已超過2萬億人民幣,不良率突破2%,達到2.15%。而中國銀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3921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17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度末上升0.07個百分點。

各大內地銀行界高層亦顯示出對不良資產的關注。平保(02318)旗下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形容行業腹背受敵;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指銀行業面臨最嚴峻的是不良資產壓力;交通銀行(03328)董事長牛錫明估計,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尚未見頂,在經濟新常態下,不良貸款將持續上升,今年至明年銀行業將面臨較大壓力。

中國商業有一種優勢,就是「球證、旁證、足協、足總、足委都我嘅人」,總會提出具中國特色的對策,繼以發行新股、不用還錢的「債轉股」後,相信當局今年重點會發在「不良資產證券化」之上,簡言之,即是用壞帳做抵押,向公眾發行債券。不過,相關的不良資產其實沒有解決,只是變相槓桿化,增加優質資本,而且增加利息開支。

筆者非末日派,不會認為內銀執笠、泡沫爆出芸芸,大不了要不良資產公司(信達和華融等)增加收購不良資產。但商業最最最根本的原則是賺錢,不解決不良資產加上低息環境,我會選擇買友邦(01299)或更保守的房產信託基金REITs。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